“只羡烟台不羡仙”——当吴克群在社交平台写下这句诗意的感叹,配着烟台海风中的举杯剪影,山东文旅的“破圈”时刻悄然降临。从枣庄的台儿庄古城到济南的趵突泉,再到烟台的金沙滩,这位歌手用“深度体验+小作文”模式,将“好客山东”四字演绎成一场沉浸式文化盛宴。他的足迹如一把钥匙,打开了年轻人对山东的认知锁:原来齐鲁大地不仅有煎饼大葱,更有听泉观海的哲学、圣贤足迹的温度。
吴克群的山东行,恰似一场精心设计的文化解码。在枣庄,他触摸台儿庄战役弹孔墙的沧桑,把红色记忆融入旅行vlog;在济南,他品泉水泡茶,微博长文感慨“一城山色半城湖”的意境;至烟台,他啖海鲜饮葡萄酒,镜头里碧海蓝天的松弛感与两千年前秦始皇东巡的时空悄然重叠。这种“旅游+历史+美食”的叙事,精准踩中当代文旅传播的痛点——当网友调侃“山东人考编大省”时,吴克群用镜头语言告诉世界:这里更是孔孟之乡的礼韵、山海交融的诗意。正如网友热评:“看他吃鲅鱼饺子时眼里的光,我立刻订了去威海的票!”
这场“明星带路”的文旅实验,背后是山东多年品牌积淀的厚积薄发。“好客山东”口号喊了十五年,如今借吴克群之笔有了具象表达。他的“小作文”没有景区广告的浮夸,却字字戳心:“在烟台山灯塔下,突然懂了徐福东渡为何选这里启航——面朝大海时,人自然生出远征的勇气。”这种个人化感悟,恰是官方宣传难以复制的真诚。数据显示,其烟台视频发布24小时内带动当地旅游搜索量激增40%,微博话题#山东的好吴克群体验到了#阅读量破亿。文旅传播的终极密码,或许就藏在这“体验者”而非“代言人”的角色里。
更深远的意义在于,吴克群无意间完成了一场文化寻根。当他在曲阜孔庙摹写《论语》、在蓬莱阁吟诵苏轼“东方云海空复空”,传统文化不再是教科书里的铅字,而成为可触摸的生活美学。有网友调侃:“原来‘克群’是‘客群’谐音——他精准圈粉了Z世代文旅消费群!”戏言背后是严肃命题:城市营销需要放下宏大叙事,学会用明星的个体叙事唤醒共鸣。当吴克群举着青岛啤酒(600600)对镜头说“山东的好,得用五感来尝”,他尝的是鲜啤麦香,我们看到的,却是文旅传播从“我说你听”到“我体验你共情”的范式革命。(文/张芷莹)
配资炒股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